考試前玩手機會影響成績嗎
手機是現在大家都有工具,作為家長的你,也要換一種認識,不再去簡單的制止,而要認識到手機問題反映的是孩子對它的精神依賴。本著耐心,循序漸進,給孩子一個放下手機的過程。
考試前玩手機會影響成績嗎
破壞專注力
拿起手機想要查一道題,卻被一個頁面上閃出的新聞吸引;坐在書桌前想要寫作業(yè),隨手拿起手機找同桌吐槽下英語老師;正在為一道題的解法苦思冥想,腦子里閃出一句歌詞,不由自主拿起手機找歌聽一聽;時間就這樣匆匆過去,好像一直在努力,卻總是熬到12點還沒有把改做的作業(yè)完成。
無法長時間地集中精神,缺少對某個問題深入持久的了解和思考,這似乎已經成了手機操控下的現代人的“通病”,“專注”狀態(tài)正變得越來越難得。
手機帶來的滿足感太容易獲得,而一旦你習慣了這種“唾手可得”的滿足感,就不愿再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比如在高度自律的狀態(tài)下完成作業(yè)、思考問題。
沉迷手機的學生很難在學習上進行持續(xù)的、深入的思考;而沒有深入思考,淺嘗輒止是無益于掌握高難度內容的。
占用寶貴的時間
高中生學習之余的時間并不多,有些同學把碎片時間用來看幾頁課外書、做幾個健身小動作、跟爸媽聊聊天說說話;有些同學則是見縫插針,一有時間就想拿起手機,而一拿起手機就再難放下。越玩越想玩,越不想轉換頻道進入學習狀態(tài),于是進入惡性循環(huán),成為手機上癮者。
別人在課下拼命學習,你卻在找盡時機想盡辦法不惜熬夜玩手機;別人在課堂上專心聽,你卻在胡思亂想、打盹鬧瞌睡;別人下課或休息或準備預習,你卻興奮地跟同道中人聊起升級打怪,手癢心難耐。誰能考出好成績,還用說嗎?
破壞與周圍人的關系
高中生一旦愛玩手機,父母必然恐懼擔心,著急上火,或直接干涉,拔網線、砸手機,爭吵責罵;或到處尋方找策,一想起來就暗自垂淚,為孩子未來擔心;老師則怒其不爭,反復勸說無用后,干脆聽之任之;處在壓力之下的學生,不管在手機中獲得多少樂趣,一旦面對現實,立馬覺得壓力特別大。這是大多數沉迷手機孩子的生存狀態(tài)。
理想與現實的沖突,自己意愿與家長老師的矛盾,使他們處在一個不和諧的關系中,不可能有發(fā)自內心的快樂,也不可能在被逼學習的高壓環(huán)境下獲得真正的進步。
怎么樣才能讓孩子擺脫手機的“便利”
理解和接納
很多家長平時也會拿手機看看視頻,聽聽歌,很能理解手機便利帶來的依賴性,思想成熟的大人都會有依賴感,更何況孩子了。
指引孩子有“路”可走
為孩子引導一條可行之路,而不是一刀砍,把手機沒收,可以是培養(yǎng)孩子一些書法、樂器等方面的興趣:可以是跟孩子一起運動、一起閱讀;還可以鼓勵孩子多和他人交往,增加孩子投入生活的樂趣。
言傳不如身教
與其嚴格限制孩子玩手機,不如自己做表率,不讓孩子看到家長沉迷于手機,現在一些重視教育的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好地扮演了監(jiān)督者、陪伴者、激勵者的角色,在對孩子手機的使用問題上有著清醒認識,并身體力行希望將手機對孩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小。
而一部分思想上偷懶的家長,還看不到手機對孩子的危害,還抱著用手機換取孩子的消停,或者用手機收買孩子的歡心這樣的心態(tài),縱容自己的孩子沉迷于手機中不能自拔。
記住這些原則,輕松陪伴迎高考
1.不要給孩子制定每門考試分數指標,也不要經常問孩子成績,否則容易給孩子加壓;
2.不要規(guī)定孩子考上什么大學;
3.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考前,家長不要和孩子談志愿的事,更不要想代替孩子填志愿,否則易引起孩子敵對情緒,影響考試成績;
4.不要在送孩子去考場的路上反復叮囑;
5.不要專門請假在家照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