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wǎng)
家長網(wǎng)  /   歷史名人  /  上古名人  /  大禹治水的故事簡介

大禹治水的故事簡介

時間:2023-11-10 15:00閱讀數(shù):775

神話故事對華夏兒女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在我國,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謂婦孺皆知,相傳,古代黃河洪水泛濫,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大禹便開始治水,大禹治水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被廣為流傳。

大禹治水的故事簡介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fā)生水災便讓鯀(gǔn)治水。鯀臨死前囑咐兒子(禹)“一定要把水治好”。禹帶領群眾鑿開了龍門,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使地面上又可種莊稼了。

禹到了30多歲才成了親,新婚第四天,便為了治水,到處奔波,三次經(jīng)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四川)。

禹到了那里,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大禹治理黃河時有三件寶,一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定海神針。

大禹治水多少年

大禹治水13年。

大禹治水(鯀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大禹是黃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

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xiàn)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zhàn)勝困難的聰明才智。

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zhàn),置個人利益于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于完成了治水的大業(yè)。

大禹治水發(fā)生的地點

是在黃河流域,河南洛陽南郊。

1、禹帶著尺、繩等測量工具到中國的主要山脈、河流作了一番嚴密的考察。大禹在河北東部、河南東部、山東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考察。一次,他們來到了河南洛陽南郊。

2、這里有座高山,屬秦嶺山脈的余脈,一直延續(xù)到中岳嵩山,峰巒奇特,猶如一座東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個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細流就由隙縫輕輕流過。

3、他還發(fā)現(xiàn)龍門山口過于狹窄,難以通過汛期洪水。還發(fā)現(xiàn)黃河淤積,流水不暢。于是禹大刀闊斧,改“堵”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寬峽口,讓洪水能更快地通過。

4、禹采用了“治水須順水性,水性就下,導之入?!?。高處就鑿通,低處就疏導的治水思想。根據(jù)輕重緩急,定了一個治的順序,先從首都附近地區(qū)開始,再擴展到其它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