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wǎng)
家長網(wǎng)  /   歷史名人  /  宋元名人  /  歐陽修的詞集

歐陽修的詞集

時間:2023-10-10 16:22閱讀數(shù):533

他是蘇軾的老師。他是北宋文壇的盟主。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歐陽修。歐陽修領(lǐng)導了北宋的詩文革新運動,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

歐陽修的詞集

《卜算子》

極得醉中眠,迤邐翻成病。

莫是前生負你來,今世里、教孤冷。

言約全無定。是誰先薄幸。

不慣孤眠慣成雙,奈奴子、心腸硬。

《長相思》

深花枝。淺花枝。

深淺花枝相并時。

花枝難似伊。玉如肌。

柳如眉。

愛著鵝黃金縷衣。啼妝更為誰。

《朝中措》

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

手鐘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

《滴滴金》

尊前一把橫波溜。彼此心兒有。

曲屏深幌解香羅,花燈微透。

偎人欲語眉先皺。紅玉困春酒。

為問鴛衾這回後。幾時重又。

《采桑子》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

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

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歐陽修的主要成就

1、文章

歐陽修倡導的詩文革新在本質(zhì)上是針對五代文風和宋初西昆體的,可是歐陽修的文學理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都與柳開以來的復古派文論家有很大的不同。在歐陽修主持文壇以前,以西昆體為代表的文風已經(jīng)受到嚴厲的批評。歐陽修在反對西昆體的同時,還反對“太學體”。

歐陽修對文與道的關(guān)系持有新的觀點。首先,歐陽修認為儒家之道是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其次,歐陽修文道并重。此外,他還認為文具有獨立的性質(zhì)。這種文道并重的思想有兩重意義:一是把文學看得與道同樣重要,二是把文學的藝術(shù)形式看得與思想內(nèi)容同樣重要,這無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學的地位。柳開等人以韓愈相號召,主要著眼于其道統(tǒng),而歐陽修卻重于繼承韓愈的文學傳統(tǒng)。

2、詩作

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進行了革新。他重視韓愈詩歌的特點,并提出了“詩窮而后工”的詩歌理論。相對于西昆詩人的主張,歐陽修的詩論無疑含有重視生活內(nèi)容的精神。歐陽修詩歌創(chuàng)作正是以扭轉(zhuǎn)西昆體脫離現(xiàn)實的不良傾向為指導思想的,這體現(xiàn)了宋代詩人對矯正晚唐五代詩風的最初自覺。

歐詩也學李白,主要得益于語言之清新流暢,這與歐詩特有的委婉平易的章法相結(jié)合,便形成了流麗宛轉(zhuǎn)的風格,例如《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寫好友萬里相思和少去老來的感慨,時空跨度很大,情緒亦跌宕起落,然而文氣仍很宛轉(zhuǎn),娓娓如訴家常。歐詩的成就不如歐文,但兩者的風格傾向是一致的,這種詩風顯然是對西昆體詩風的矯正。

3、其他成就

經(jīng)學方面,歐陽修研究《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說,有獨到見解;金石學為開辟之功,編輯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銘文碑刻上千,并撰寫成《集古錄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簡稱《集古錄》,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學著作。

歐陽修的后世紀念

1、陵園

歐陽修陵園位于河南省新鄭市區(qū)西辛店鎮(zhèn)歐陽寺村。該園環(huán)境優(yōu)美,北依崗阜,丘陵起伏,南臨溝壑,溪流淙淙。陵園肅穆,碑石林立,古柏參天,一片郁郁蔥蔥,雨后初晴,陽光普照,霧氣升騰,如煙似雨,景色壯觀,故有“歐墳煙雨”美稱,為新鄭古代八景之一。

2、安徽滁州歐陽修紀念館

歐陽修在“慶歷新政”失敗后被貶滁州其間寫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記》,這成為瑯琊山文化底蘊的精髓,為了紀念歐陽修,安徽省滁州市政府從20世紀60年代籌建紀念館之初,就征集到郭沫若先生的親筆題名。在新落成的紀念館內(nèi),陳列著重塑的歐陽修雕像以及歐公生平所畫的30幅畫。

3、吉安永豐歐陽修紀念館

永豐歐陽修紀念館地處江西省永豐縣恩江河畔,始建于1987年,1997年為紀念歐陽修誕辰990周年,永豐縣人民政府拓寬了館址,興建永叔公園,占地面積達51畝,館名由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題寫。紀念館主體建筑有宰相府、明道閣、致用閣等,在這座標準的磚木結(jié)構(gòu)的仿古建筑內(nèi)開辟了歐陽修生平事跡陳列室,全面扼要地介紹了歐陽修的生平、政績以及文學、史學等方面的貢獻。

歐陽修紀念館坐落的永叔公園內(nèi),主要有醉翁亭、六一亭、至喜亭、瀧岡阡表碑亭等建筑,還有歐陽修石刻雕像、“畫荻教子”雕像、“文壇泰斗”兩組人物青石雕像及文化長廊、紀念碑廊等,加上古樸高雅的狀元樓(宋)和雄渾端莊的報恩寺塔(明)坐落其間,更顯文化底蘊的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