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染的起源與發(fā)展
蠟染,我國優(yōu)秀的民間手工藝術,是一種極為珍貴的工藝類型,其染色技巧和原理獨特。蠟染被稱為我國三大印染技巧之一,常被制作成服飾等物品,具有特殊的魅力,富有民族特色。
蠟染的起源與發(fā)展
關于苗族蠟染的起源,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秦漢間已有染纈,六朝時開始流行,隋代宮廷特別喜愛這種手工藝品,并開始出現(xiàn)一些精美的特殊花樣。蠟染在唐代尤為盛行,技術也日趨成熟,分為兩類:單色染與復色染。然而自宋代以來,蠟染就開始衰退,但作為我國古老的少數(shù)民族民間傳統(tǒng)紡織印染手工藝傳承至今。2006年,苗族蠟染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蠟染,是我國古老的少數(shù)民族民間傳統(tǒng)紡織印染手工藝。一塊方巾,一尺藍布;一筆一劃,一點一捺?;蛩茰珳俨既?,又似白煙花簇雪。藍底白畫,至簡之色,開出至繁之美。經(jīng)過歷史洗滌的蠟染作品,看似平凡,卻又在不經(jīng)意間散發(fā)著詩意的鮮活,浪漫的色彩和手工藝的不斷創(chuàng)新經(jīng)久不衰,魅力不減。
蠟染常見的染色材料有幾種
1.石蠟:一種礦物性的合成化合物,是從石油中提練制成的白色半透明固體,熔點較低、粘度小、易碎裂、易脫蠟。價格低、極為常見,是制作各種蠟染裂紋的理想防染材料。
2.蜂蠟:又稱蜜蠟、黃蠟,是采集蜂染提煉而成,以黃色為主,少量白色。特色與石蠟相反,粘性大、不易碎裂。多用于畫細線和不需裂紋的地方,不適宜大面積使用,價格高。
3.木蠟、白蠟,都屬植物性蠟,從樹、果皮中含脂肪酸提煉而成,粘性適中,適合單獨使用。
4.松香:熔化后粘性極大,多與石蠟配合使用。各種防染材料是單獨使用,還是混合使用,根據(jù)操作者設計意圖、由畫面的大小、氣候的冷暖、布的質地、染料特性,裂紋的要求等因素決定。
蠟染的染料分別是什么
1.鈉夫妥染料:又稱冰染料,由打底劑(色酚)和顯色劑(色基)在纖維素纖維上混合而成,染得的色彩鮮艷。日曬、水洗色牢度較高,但干磨牢度較差,一般不溶于染淺色,因為淺色遮蓋力弱,著色不飽和,日曬牢度較差。其染色過程是在常溫和低溫情況下進行,較適宜染蠟染產品。
2.x型活性染料:活性染料的特點是和纖維上某些基因發(fā)生化學反應而形成共價鍵;可染棉、麻、絲、毛、粘纖等織物。色澤鮮艷,色譜廣,勻染性好,染色工藝簡便,但染深色較難。
3.涂料:涂料的著色過程是將不溶性的有機顏料,用粘合劑粘附在織物表面,同一涂料可以固著在不同的面料上。所得花紋圖案,輪廓清晰、色澤鮮艷,主要應用于纖維素纖維、合成纖維和它們的混紡織物的直接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