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wǎng)
家長網(wǎng)  /   教育資訊  /  生活  /  孩子厭學不上學怎么辦

孩子厭學不上學怎么辦

時間:2023-12-27 14:59類型:生活閱讀數(shù):1490

現(xiàn)在的許多孩子都比較厭學,家長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是現(xiàn)在教育的缺失,還是學生本身缺乏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又或者是外界社會的誘惑太多,等等。那么,孩子厭學不上學怎么辦?

孩子厭學不上學怎么辦

1、穩(wěn)定情緒,激發(fā)自信心

孩子成績下降,如果家長采取訓斥或棍棒式教育,極易使孩子產(chǎn)生消極情緒,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進而喪失自信心,孩子稚嫩的心長期受打擊還會影響到他的心理健康。

家長鼓勵性的話語比諷刺、挖苦更有實效。它可以幫助孩子走出自卑的陰影,勇敢地面對現(xiàn)實,不灰心、不氣餒,跌倒了再爬起來,振作精神,奮發(fā)向上。

2、制訂目標,分段實施

家長可根據(jù)孩子的自身情況,制定出具體的奮斗目標,分階段實施,但分數(shù)并不是實現(xiàn)目標的標準,第一階段目標實現(xiàn)后再樹立新目標,培養(yǎng)孩子的競爭意識。家長必須把握好對孩子要求的度,要求過嚴,目標過高,都容易產(chǎn)生負面影響。

3、客觀分析,對癥下藥

家長要引導孩子分析一下孩子為什么厭學,了解孩子是否存在學習心理障礙,在學習過程中是否遇到困難。幫助他解決學習中的困難,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提出可行的改正措施,使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智力狀況、學習基礎,對自己有了正確認識后,自信心就大大增強了。

如果孩子不想上學,不愛讀書,怎么教育

1、加強引導,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孩子不喜歡上學,主要因為覺得讀書很累,負擔重?,F(xiàn)在的孩子,從小讀書時,就有很大的壓力。學校老師盯著,作業(yè)負擔重;家長盯著,沒有了過多的自由。還有的家長,給自己的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和補習班,這無形的給孩子增加了壓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作為家長,當然要關心孩子的平時學習情況,而不是只關心一次兩次考試的分數(shù)。要循序漸進,抓平時。孩子有不懂的問題,要幫助他及時解決,否則,孩子問題積累多了,就會漸漸的失去學習興趣,沒有了自信。

2.對孩子的教育,要恩威并施,既不寵溺,又不粗暴。一個家庭,如果過分寵溺孩子,任其性格自由發(fā)展,勢必會造成孩子的狂妄無知和自以為是。溺愛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孩子的性格一般在兩三歲時就開始慢慢形成,童年時代,對孩子性格的養(yǎng)成很重要。

所以,教育孩子應該從小抓起。我們很多家長,因為孩子小時,沒有教育好孩子,結果,孩子漸漸大了,很難管理,孩子任性、狂躁、逆反,給家長帶來很大的困惑,甚至錯誤的認為,孩子幾乎不可救藥。于是,教育上又走上另一個極端,對孩子不是打就是罵,嚴重傷害孩子的心靈。

家長會罵的很難聽,認為孩子沒有出息,怎么怎么的。久而久之,孩子和家長感情疏遠了,對家長逆反心理嚴重。不過,家長對孩子適當進行體罰,也是應該的。在一些大的問題上,家長要對孩子嚴厲批評教育,講道理,說厲害,讓孩子有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

過去講,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在今天看來,孩子有一些存在的合理性的?,F(xiàn)在的孩子,過早的接觸社會,既有正能量的影響,也受到許多負面的影響。如果家長不及時關注孩子的動態(tài),不了解孩子的思想,那么,孩子的思想可能就會變質,孩子就會走上邪路。

3.指導孩子讀些名人成長故事的書籍,啟發(fā)孩子認識到讀書學習的重要性。孩子畢竟是孩子,對有些問題,譬如讀書學習的意義認識不夠,作為家長,就要想辦法去引導自己的孩子。有的孩子怕讀書,喜歡玩,喜歡游戲,那么,我們家長當然不能聽之任之,要進行監(jiān)管和教育。

既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時間,也要讓孩子把一些精力放到學習中來。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弦不能繃得太緊,也不能收得太松。要看到孩子的進步,多鼓勵孩子,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在學習上,自信心很重要,這是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的一個動力源泉。

自信心有了,孩子會覺得自己存在的價值,在老師和家長心目中的地位。無論什么時候,家長都不要在言語上諷刺、挖苦、打擊自己的孩子,你真的很氣憤時,可以敲打他,但不要諷刺他。

4.讓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培養(yǎng)孩子的吃苦耐勞精神。有的孩子,對家長過分依賴,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踢倒油瓶都不扶。這樣的孩子,對別人勞動的辛苦和價值沒有絲毫的認識和感悟。

家長可以安排孩子在周末做些家務活動,洗完,掃地,搞衛(wèi)生等。還可以陪著孩子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讓孩子了解社會,培養(yǎng)他們助人為樂的精神。也許在他們勞動之后,感覺到辛苦疲憊,會更加珍惜在學校讀書的好時光,努力學習的。

孩子厭學的心理原因

1、父母的期望值過高

現(xiàn)在很多家長,給孩子的期望值都是特別高的,這樣就會讓孩子感覺到壓力很大。孩子不愿意學習更多的是因為家長和學校的壓力超出了他們的承受范圍。

本來孩子學習壓力就已經(jīng)夠大的了,家長要是還不能理解孩子,繼續(xù)給孩子不斷增加壓力的話,是會讓孩子心態(tài)崩潰的,最后就只能導致孩子不想上學了。

2、孩子不會學習

這類孩子往往學習時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進行學習;不能選擇重要內容而拋開不重要的內容;無法將學到的知識正確、合理地表達出來。這樣,面對日益繁重的課業(yè)內容,自然產(chǎn)生厭學情緒。

3、課外壓力太大

有些家長會根據(jù)自己的喜好,給孩子報很多課外補習強化班、興趣班,占用了很多本應該讓孩子放松的時間,造成孩子有種一直在學習的壓力感,壓得時間長了以后,孩子通常選擇反抗!反抗的常見做法就是:“我不讀書了!”

孩子厭學大多數(shù)情況與學習本身關系不大,而是受一些非智力的、非學習的“情感因素”的影響。因此,解除情感困惑,才是提升孩子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習的主動性的關鍵。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多了解孩子的想法,知道孩子哪里不會,可以給出相應的指導。近早幫孩子走出厭學的誤區(qū)。